威海石窝剧场建筑设计/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

威海石窝剧场建筑设计/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
▲ 夕阳中的石窝剧场

基地,来自对场所的阅读

石窝(露天)剧场的前身是一座小型采石坑,位于威海市环翠区嵩山街道五家疃村。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威海各地出现大量的采石场,这里也曾经是其中的一个。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几乎所有的采石场都被关闭,此处也逐渐废弃,成为遗迹,当地人称之为:“石窝子”。

威海石窝剧场建筑设计/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
▲ 位置图

设计团队在考察现场时候,发现了被废弃的采石坑,也发现了它独有的魅力。采石坑规模不大,形状如同自然弯曲的手,曾经采石的痕迹经历了岁月的侵蚀,呈现出一种“人工-自然”的图景,特别是暴露在外的石壁,峥嵘奇峻,给建筑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何将曾经破坏环境的采石场变为造福一方百姓的有益场所是本案着重思考的问题。

威海石窝剧场建筑设计/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
▲ 场地原貌

设计灵感,从互文(Intertextuality)开始

选择这里,但这里的未来是什么?这里将作为什么功能被使用?又为周边带来什么?……古代希腊的剧场,意大利锡耶纳的坎波广场,以及南京中山陵音乐台为建筑师提供了灵感。在早年游学欧洲时候,希腊的埃庇道鲁斯露天剧场(the Ancient Theatre of Epidaurus)给建筑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依山而建,面朝远方,人工构筑物与自然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独特人文-自然景观(Cultural-Nature Landscape)。建筑师认为这里的环境虽然和希腊剧场不尽相同,但从空间逻辑上具有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此外,露天剧场作为一种公共性场域(field),也会给所在的区域带来新的活力和机遇。它可以作为广场使用,为当地人提供公共集会的场所,也可举办音乐节、戏剧节等活动,形成公共交流。建筑师认为这样的处理在单纯美化景观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和产业功能,为此类废弃工业遗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威海石窝剧场建筑设计/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
▲ 鸟瞰

威海石窝剧场建筑设计/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
▲ 建筑与周边村庄关系

建筑,人与自然的中间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个景观性建筑(architecture in landscape)。建筑师希望以一种“轻”的姿态来处理场地,建筑的形态,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场地中原有石壁被完整地保留,不做任何处理,成为剧场的背景墙。石壁因为开采石料形成弧形,使其具有很好的声学效果。在建筑师看来,石壁本身就是观演最重要的内容,它不仅是舞台背景,也是演出者本身,石壁的存在决定了整个剧场的性格和气氛,是空间的起点。看台环抱石壁设立,从舞台地平面逐渐抬高,与石壁一起形成聚拢的场。舞台和看台的形状根据原有地形设置,并不追求对称;看台的台阶被设计成自由的折线状态,进一步加强了场地的景观性。

威海石窝剧场建筑设计/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
▲ 石壁被保留成为舞台的背景

威海石窝剧场建筑设计/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
▲ 石壁被完整保留,舞台和看台围绕石壁设置

威海石窝剧场建筑设计/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
▲ 舞台与看台

威海石窝剧场建筑设计/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
▲ 舞台

原场地地坪呈从石壁向下的斜坡,与看台的抬起趋势相反。依循这个特征,看台下面被藏入了一个新的建筑体量。它与看台共用支撑结构,在功能上包括储藏、公共卫生间和咖啡厅,可以为剧场提供后勤和公共配套服务。为了不遮挡和抢夺石壁的“主角”地位,建筑高度尽量压低,外形也趋于规整。建筑正立面由一系列落地窗洞组成,窗洞与窗洞之间的墙面厚度被有意强化,建筑师希望给人一种洞穴的感觉,回应场地原有采石坑的历史。建筑两侧设有台阶和坡道,供人们进出舞台区域。台阶和坡道被高大的墙包围,或略显压迫,或曲折,成为进入主区域之前的过渡空间,起到了“欲扬先抑”的效果。建筑材料选用毛石,磊筑,而其中的大部分石块来自于平整场地时候挖掘出的石头。建筑师希望从形式和物理属性上表达建筑是从场地中生长而出的概念。

威海石窝剧场建筑设计/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
▲ 石窝剧场全貌

威海石窝剧场建筑设计/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
▲ 坡道保证了所有人可以到达舞台和看台

威海石窝剧场建筑设计/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
▲ 进入舞台的主要通道

在此处,景观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内容,建筑也不是。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可能性。建筑前的绿地被石头铺装的小径分割成大小不一的区块,与看台的台阶划分形成呼应;进入剧场的流线呈现一个弯曲的弧,人们在登上看台之前,需要绕建筑至少半周,这也强化了场所的仪式感。

威海石窝剧场建筑设计/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
▲ 夜景

室内,略显粗犷的慵懒

建筑的室内空间不大,空间布局相对简单,倾斜的屋顶,不规则的天窗暗示了建筑与看台的关系,又加强了室内的戏剧性。建筑师希望空间气氛上给人以热烈、硬朗的感觉:洞穴、矿坑和工业感是室内设计的基本意向。石材、略显粗犷的木材、皮革、金属成为塑造空间的首选材料,工业风的灯具和家具也进一步加强了这种氛围;暴露的光源形成让人迷离的炫光,配合东西两侧墙面的橙黄和天窗内壁的宝石蓝,建筑室内给人一种复古的慵懒感。

威海石窝剧场建筑设计/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
▲ 从外面看咖啡厅

威海石窝剧场建筑设计/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
▲ 建筑室内作为咖啡使用

威海石窝剧场建筑设计/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
▲ 室内

石窝剧场为周边村民提供公共集会,文化休闲活动等社区服务,解决本区长期缺乏公共社区场地的问题。同时,新建筑也可举办音乐节、戏剧节等活动,为当地带来活力,经济收入,并形成公共交流。建筑投入使用后,已经举办多次乡村音乐节,并得到了当地居民的积极回应。

威海石窝剧场建筑设计/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
▲ 夜晚的石窝剧场

威海石窝剧场建筑设计/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
▲ 从自行车绿道看石窝剧场

威海石窝剧场建筑设计/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
▲ 使用中的石窝剧场

项目图纸

威海石窝剧场建筑设计/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
▲ 建筑总平面图

威海石窝剧场建筑设计/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
▲ 一层平面图

威海石窝剧场建筑设计/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
▲ 剖面图

威海石窝剧场建筑设计/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
▲ 剖面图

威海石窝剧场建筑设计/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
▲ 生成图

威海石窝剧场建筑设计/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
▲ 石窝剧场爆炸图

威海石窝剧场建筑设计/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
▲ 草图

威海石窝剧场建筑设计/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
▲ 草图

项目信息
项目类型:露天剧场
地址:威海, 中国
建筑师: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
面积:280.0 m2
项目年份:2019
摄影师:金伟琦
主持建筑师:何崴
设计团队:陈龙、唐静、李婉婷、李俊琪、张娇洁、林培青、赵馨泽、纪梓萌、刘松、李虹雨(实习)
业主:嵩山街道人民政府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 archidaily查看链接。文章内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其权利人所有,特来设计对其不享有任何知识产权,仅做学习交流之目的。若本文存在任何知识产权争议,请相关权利方及时通知特来设计,以便特来设计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删除、澄清声明等形式),以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损失。

(2)
上一篇 2019-11-08 09:45
下一篇 2019-11-08 14:40

您可能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号
公众号
小程序